一个理想中的乡村模样 ——探访高质量发展的浙江金华实践③

10-18 10:13  

沿着“浙江十大最美入城口”——永康市五金大道,本报记者来到永康市江南街道办事处园周村。

走进村里,但见小桥流水、垂柳依依,村民和游客在廊桥里、树荫下,怡然自得地逗着湖中的小白鹅,喂食水中的红鲤鱼,鹅欢鱼闹之时,不少镜头的“喀嚓”声响起。

九曲桥、湖心岛、盆景园、山顶长城……园周村里可谓是景点林立、移步换景。不远处,是村民样式新颖、功能完备、细节考究的“别墅群”,再远处,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青山也是格外秀美。

“林在村中,村在林中”。这个离城市不远、离自然很近的江南小村,引得同行人员纷纷驻足拍照,更让前来观光的游客平添几分羡慕,啧啧称赞:“这个村庄太漂亮了,来到这里都不想走了。”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一跃成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村,秘诀何在?园周村党支部书记周双政用“干部干事,村民和谐”进行了诠释。

10年前的园周村,不过是当地一个穷村,欠债10万元,集体资产不过100多万元,人均收入不过3000多元。

园周村的大踏步发展,起于2006年。当时,通过对村里土地的盘活,园周村获得了5000万元。对于从没见过这么大一笔巨款的村民,欣喜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分掉它,因为附近的村子就有这样的例子。

面对村民和部分村干部的呼声,周双政却想得更深。分钱容易,分完之后呢?5000万就像一只手,分掉就是伸出来的五个指头,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如果不分就像握起来的一个拳头,可以集中起来干大事,让园周村获得大发展。

“钱不能分,大家要骂就骂我,要吵来我家,责任我一个人担了!”硬气的周双政就是这样背负着责任和责骂,带领村委一班人开启了园周村的发展之路。

2006年,党员干部带头拆除旧房,全村开展村庄整治和农房改造,合理布局,构筑了居住区、度假村、景点区、教育区四大功能区块,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013年,园周村成立旅游公司,先后投资1.5亿元,大力打造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产业链。而今,日均游客量达到2000多人次,已成为永康市最火爆的短线游景点之一。

离园周村不远处,有座石城山,传说黄帝曾在此铸鼎造兵器。园周村里,也有座山,名叫滴水岩,据说山上曾滴水不止。能不能在滴水岩上挖一个石窟,把黄帝铸鼎的故事画成连环画雕刻在上面,成为园周村旅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想定了就干。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挖石窟产生了许多废石,堆在山上破坏生态,拉下山去费用又很大,怎么办?园周村竟然想出了一个绝点子——把石头垒成长城!而今,园周村的石长城远近闻名,已经成了周边市民和外地游客日常打卡的旅游胜地。

很多人初听园周村时,都会误以为是“圆周村”。殊不知,园周村是由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当年取名时从两个旧村中各取一字,组合成了“园周村”。不过,既然有了“圆周村”的美妙误会,村里也索性“将错就错”,在村里竖起了一个“π”造型的雕塑,倒也成为别致的一个小景。

生态是优势,文化是精髓。近些年来,园周村建成了高规格配置的远程教育设施,村里的阅览室的文化藏书越来越丰富,达到6000多册。此外,村里还恢复建成了古色古香的宗祠……

国家级生态示范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并在去年拿到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入场券”……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园周村,而今荣誉墙上各项荣誉满满当当。而村级经济和村民收入也是节节攀升——集体资产陡增至10亿,村民户均资产达5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5万元。

“现在,我们要把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做好做精,还要打造特色一条街、小吃一条街和精品民宿,发展新业态,真正把游客留住,实现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转身。”周双政告诉本报记者。

园周村,正在长成理想中村落的模样。

(孝感日报记者刘雪原  蒋润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