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楷模”2016年一季度榜单

07-22 09:55  

【严国桥、杨军、王宗】


乙醇槽罐车服务区起火  电力“救火哥”奋勇扑灭
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员工严国桥、杨军、王宗主要事迹

2月24日,国网孝感供电公司三名输电员工在完成线路巡检任务返回途中,途经服务区加油站,发现运载31吨乙醇槽罐车起火,他们迅速处置火情,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被群众亲切的称为电力“救火哥”。

发现服务区内罐车起火

24日上午,严国桥、杨军、王宗三人和平时一样,前往大悟城关镇一大山,执行电网线路巡检工作。下午3时,三人完工后乘坐电力抢修车回孝感。途经孝昌花园镇境内,一股刺鼻的气味传来。三人以为是车辆发生故障,决定将车开到前面服务区仔细检查。车很快驶入服务区停车场,王宗突然发现左前方停着的一辆装有危化品的加长槽罐车驾驶室下方冒着黑烟,一股火苗从车头下窜了出来,瞬间就有一米多高。“不好,起火了!”王宗大声叫着,他的呼喊引起了严国桥和杨军的注意。

起火车是一辆挂有山东牌照的罐车,此车左前方停着一辆载满回收废纸的加长型敞篷货车,左后方是一辆载满白色棉质品的大货车,右前方就是服务区的加油机。一旦火势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救火哥”不顾危险奋勇扑火

来不及多想,三人几乎同时跳下车,紧急寻找灭火设备。

凭借着平日里消防演练练就的本事,3人快速判断眼下的火势不能用水泼,必须使用干粉灭火器。服务区加油站女员工拿出备用干粉灭火器,飞奔过来。严国桥连忙迎上去,接过灭火器,转身跑向着火车辆,边跑边扯掉铅封、拔出保险鞘、拉起喷管,对准起火点,压下压把……杨军也拿起一个灭火器,跑到货车另一边,和严国桥双管齐下,同时压制火苗。 王宗和加油站女员工把更多的灭火器送过来,严国桥和杨军一起加大干粉喷射量……货车司机听到救火声,才发现自己的车着火了。急忙就近提来了一桶水,准备灭火。“千万不能泼水,这只能让火势更猛。”冷静的严国桥及时制止了司机的行为。

为了能及时灭火,他们采用接力的形式,相互配合,大约过了8分钟,才把火苗完全降服,而此时,他们就像刚从面粉堆里爬出来的一样,身上、脸上蒙上了白色的粉末。

在确定大火被扑灭后,大家才得知罐车里装的是易燃易爆物乙醇,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幸亏发现及时,不然发生爆炸,可就危险了!”随后,严国桥、杨军、王宗没有向任何人告别,悄悄踏上返程路途。

灭火后“救火哥”悄悄走了

三人回来后,也没有向人提起这事。直到后来,网上此事件的新闻出来后,现场视频也被传到网上,大家才知道,原来当时第一时间救火的英雄是他们三人。

据起火罐车的司机牧师傅介绍,当时车上有两人,他和另外一名司机轮着开车。车上载有31吨乙醇,途经孝昌花园时,两人也感觉车好像出了问题,便将车停在服务区检查,当时另一名司机去了洗手间。

“我是听到有人叫救火,才知道车头起火了。”牧师傅称,幸亏那三位男子及时冲上来,才将火扑灭,事后本想找到他们当面说声谢谢时,可怎么也找不到人,才知道他们将火扑灭后悄悄地走了。牧师傅还称,后来消防也到达现场进行处置,而他的车到第二天中午修好后,就启程了。

工作中的行家里手

严国桥,中共党员,46岁,现为孝感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安全专责。曾担任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的他带电作业技术一流,是孝感供电公司“220kV输电线路等电位作业第一人”;曾获湖北省电力公司消防技能竞赛第七名、带电作业竞赛第三名。所主持的QC成果获得了华中电网公司发布一等奖。

杨军,中共党员,46岁,现为孝感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二班班长。工作至今发表专利4项,主持的QC成果20余项,先后荣获湖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技术比武”项目团体三等奖、湖北省电力公司优秀班组长称号。

王宗,中共预备党员,27岁,现为国网孝感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生产技术专责。参与的科技创新项目曾获国家电网公司“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铜奖、国网技术学院“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技能竞赛”个人二等奖、湖北省电力公司职工技能运动会团体三等奖。

近年来,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坚持以德育企和技能强企,开展全员“善孝”道德实践活动,涌现了很多道德典型和技能标兵,三位“救火哥”是公司员工的优秀代表。

 

【刘芳】


扎根山区30年 大山深处铸师魂

刘芳,女,现年47岁,大学本科学历,1985年参加工作,是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一名乡村教师。

刘芳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0个春秋。她30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她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寄宿制山村学校里她是“兼职保姆”

1985年,刘芳从师范学校毕业,她的很多同学都进城了,有的被分配在条件较好的城里学校,有的进入公务员行列,有的选择了南下去大城市工作,以图彻底摆脱农门,而她选择了扎根大山深处的一所乡村学校。从此便与清贫为伍,与艰辛作伴,在这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

姚畈学校是大悟县宣化店镇大山深处一所寄宿制学校,刘芳刚来学校时,学校几间破旧的教室摇摇欲坠,课桌椅缺胳膊少腿。清贫的环境丝毫没有改变刘芳扎根大山的决心,她主动挑起重担,担任毕业班班主任。

开学时,老校长意味深长地对她说:“山里农村条件艰苦,但是家长们都非常重视教育,一个孩子就代表一个家庭的命运,老师肩上的担子不轻呀!”刘芳牢牢记住校长的话。

由于姚畈学校的交通极不方便,孩子们只能住校。当年才17岁的刘芳既当老师又当保姆。每天,她和孩子们一起吃住在学校。课堂上,她带领孩子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课下,她又是孩子们的姐姐。早晨她帮孩子们洗脸、梳辫子;晚上,她还得细心地帮孩子们洗脚、盖被子。等孩子们全部休息了,她才坐在灯下认真地备课、批改作业。

倾洒爱心育桃李    废寝忘食结硕果

进入姚畈学校工作后,刘芳更加出色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要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刘芳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她经常用工资资助学生读书,并经常找学生谈心,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刘芳还经常给学生买衣服和鞋子,像慈母一样关怀学生。当学生没热水瓶时,她买去崭新的热水瓶;当学生衣服划了一道口子,她买来针线一针一线缝补好;当学生生日来临,她送上美好的祝愿;当学生有了一点进步,她大张旗鼓地表扬......

在关心学生、出色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刘芳还挤出休息时间如饥似渴、废寝忘食的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认真研读教育专业报刊,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勉励自己精益求精,从学生的实际水平、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效果好的教学路子,她所教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先后10余次荣获校、县“先进班集体”、“文明班级”称号,学生成绩多次名列全校全镇同级同科第一,受到学区领导、社会的称赞,校长总是翘起大拇指对她说:“刘老师,你真行,你给学校带来了荣誉。”不少家长也经常对她说:“刘老师,子女交给你,我们一万个放心。”

30年来,刘芳把所有的心思和爱献给了她所服务的教育事业。她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了,就连高龄的父亲患重病期间,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很少回家去照料父亲,去陪伴父亲。即使回去,也总是匆匆的去、匆匆的回,从没有在家里呆上一天。

扎根农村不变心    再接再厉谱新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刘芳的坚定信念和不断的进取,她先后辅导的60余名后进生进步很大,他们有的早已是各行各业的主力军,有的正在读大学,有的正在重点中学念高中;她先后家访学生近3000人次,行程20000余公里,大山里留下了她的脚印和身影。

参加工作以来,刘芳30年如一日,满腔热忱地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她本来有七、八次离开姚畈到县城学校工作的机会,但她一直没有动摇扎根农村教育事业的信心。好心的人真心劝她:“到县城是多好的机会啊,不仅对自己的发展有好处,而且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但都被她婉言谢绝了,亲朋好友都说她“傻”,刘芳却说:“为了农村孩子,我甘愿当一辈子‘傻子’。” 

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始终如一的坚守高尚情操,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从未乱收费、乱办班、乱发教辅资料,作风正派,以身作则,做出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让她的人生变得美丽起来。

但她说:“这远远不够,我将继续扎根农村,加倍的做好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做一名人民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去迎接心中梦圆时刻的到来,去书写一名大山深处农村教师最美丽的人生诗篇......”。

 

【李柏祥】


爱岗敬业楷模——李柏祥

现年57岁的李柏祥是应城市义和镇李大村卫生室的一名医生。凭着一份热爱与责任,他坚持了40多年,被当地居民敬称为乡邻健康“守护神”。

无怨无悔从医路

1974年,李柏祥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当时的村卫生室十分简陋,更谈不上医疗条件,只有一个药箱、一只听诊器。为改善湖区群众就医条件和医疗服务水平,镇卫生院为李柏祥提供了卫生室硬件支持外,他的儿女们自筹资金帮父亲添置了办公桌椅等设施。

40多年来,李柏祥无怨无悔。他说,因为选择了当一名乡村医生,虽然苦、累,但快乐着,因为他从事的是自己热爱的事业。

默默奉献不言苦

200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村民丁忠美老人突发低血糖而昏倒,李柏祥带上诊疗箱,骑上电动车快速赶至老人家进行常规性诊断和处理,待老人病情稳定后,已是深夜12点了。返回途中,李柏祥顶着寒风雨雪前行,不慎摔倒造成髌骨骨折,还是附近村民将他抬回家。这次摔伤让李柏祥落下风湿寒腿老毛病,一到刮风下雨就疼痛难忍。

2013年,村里一位“五保户”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因为家境困难,只得回家做保守治疗,李柏祥每天往返他家四五次帮忙照顾,直到老人去世,没有收他一分钱。

恪尽职守勤钻研

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全面实施,熟练掌握电脑知识成为新的要求,但李柏祥没有退缩,他除了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外,一有空就请懂行的村民或者学生手把手教他操作电脑。

为建立规范的村民健康档案,李柏祥挨家挨户做宣传、随访和开展健康检查。为村民做好记录服务,仅电话号码和日常检查就记录了几十页。为给村民宣传国家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门诊统筹补偿机制等政策,李柏祥苦口婆心地给乡亲们讲解参加新农合的好处。如今,李大村村民参加新农合的比率由60%提高到如今的99%。

鞠躬尽瘁乡医情

在李柏祥存放资料的档案柜里,村民的健康档案全部整齐归一地记录在案,哪家放在哪个地方,是什么情况,不用翻看资料,他都能倒背如流。按照“六类重点人群”、 “一般人员”、“特殊病例”、“流动人口”、“留守老人和儿童”,李柏祥认真地做好分类建卡,为提高辖区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效率提供便利。

40多年来,“医者,仁爱之心”的职业信条一直鞭策和激励着李柏祥在湖区平凡的医疗卫生岗位上,默默奉献孜孜追求。他的激情投入与真诚奉献,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市、镇两级领导的肯定与鼓励,他个人也连续多年获得市卫计局、镇政府先进工作者荣誉。

 

【张汉丽】


无垠大孝绽放美丽人生
——安陆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 张汉丽

1965年出生的张汉丽,从1990年至今一直在安陆市社会福利院工作,20多年以来,她每天想方设法地为老人提供最优质、最耐心的服务,努力让老人们生活得更舒心、更开心,用儿女般的深情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老人们都说:“张院长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任劳任怨,甘当孤寡老人“亲闺女”

社会福利院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是残疾、孤寡等弱势群体组成,他们性格怪僻,生活习惯各异,还有不少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然而,“敬老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是张汉丽始终的工作信条。

70多岁的“三无”老人蒋婆婆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近一年,张汉丽每天坚持为老人换尿片,擦洗身子,给老人喂水、喂饭、喂药,为了防止老人得压疮,她每天为老人做半个小时的全身按摩,老人虽然患了老年痴呆,却总记得她的“张女儿”。

聋哑老人曹来入院时患有小脑萎缩,反应力差,行动迟缓,自己有时连吃饭都不知道。每到开饭时间,张汉丽都要到老人房间看一看,如果老人在房间她便掺扶着到食堂就餐。老人虽然不会讲话,但他知道张汉丽是个好人,因此每当看到她时总会竖起大拇指晃两下,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为了丰富老人们的文化生活,张汉丽特意请人教她做保健操,学会后她便一个老人一个老人耐心地教,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每天都会准时集体做保健操。她还特别注重与老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有些孤寡老人性情孤僻、动辄发脾气。每当此时,张汉丽便当起了老人们的忠实听众,很认真倾听他们的抱怨、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耐心细致地劝导、沟通,帮助老人稳定情绪,努力营造和谐氛围,使老人们在社会福利院这个“大家庭”里享受到了无限的真情和温馨。

默默无闻,乐为瘫痪老人“特护师”

在入院的老人中,百分之八十都有残疾,不少瘫痪在床。虽然每人都备有盛尿器具,但由于年老体弱,总是尿湿满地。稍有忽视,便是臭气熏人,难以忍受。为了去掉臭味,张汉丽每天早晨为他们拖地板、折被盖,整理内务,教他们洗脸梳头;白天为他们刨菜煮饭,缝补浆洗;晚上帮他们洗澡、洗脚,带他们上厕所,使老人随时生活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

每逢春节来临老人的子女来接老人回家过年时,老人都哭着对张汉丽说“我真的不想回去呀!一旦回去了可能明年就回不来的,因为没有人像你这样精心护理我,不然我肯定早就死在家里了啊!”去年腊月二十四,李老伯的儿子接他回家,由于子女疏忽,老人旧病复发没有得到细致入微的伺候,没过几天就在正月十四去世了。像这样的生活不能自理的休养对象公寓楼还有几位,经常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她便和护理员一起每天为老人多次清洗身子、衣被、端茶喂药,老人饮食要求少吃多餐,她便守在老人身边,定时为老人喂食,老人们经常说:“要不是你们这些‘亲人’的细心照料,我们这些老病号早就见阎王了呀!”

尽职尽责,永做全院职工的“好榜样”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福利院老年公寓刚开业时,院内服务人员缺少,各项工作也刚刚步入正轨。当时,张汉丽的女儿即将参加高考。为了不影响院里的工作,不影响院内老人的正常生活,张汉丽没有像别人孩子的母亲一样请假“陪着复习、陪着考试”,而是将孩子托付给家人,自己却“狠下心”来以院为“家”, 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院内老人服务。特别是来公寓楼里入住的老人中,大部分都是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男性老人,还有几位患有中风后遗症,洗澡完全要靠工作人员,而院里的服务员全部都是女同志,这可怎么办?谁来为这些行动不便的异性老人洗澡?起初,别的女同志都“红着脸”往门外躲,张汉丽却把他们视为自己的老人,不怕羞、不怕脏,为老人洗澡,成为了院里第一个为异性老人洗澡的“女人”。在她的带领下,院里的女服务员们都能够主动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澡、擦身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汉丽持之以恒地用亲情感化老人、与老人融为一体,在平静的境界里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书写“美丽人生”,赢得了领导、同事和服务对象的好评,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魏志国】


村干部拾金不昧 20万元现金还失主

“非常感谢你把拾到的20万元现金还给我们,这可是上百个农民工的工资钱啊!”3月3日,湖北仁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林立一行带着锦旗,前来感谢孝南区新铺镇郝庙村拾金不昧的村委会主任魏志国。

原来在2月29日早上,魏志国来到村委会上班,整理便民大厅的服务台柜,发现一摞旧报纸底下有个黑色手提包,拉开手提包的拉链,里面有20万元现金。当时,四周无人,他赶紧奔上二楼找正在值班的村支书胡凤仙报告。

看着这些钱,他们联想起年前,仁源市政公司曾在这里发农民工的工资,便在第一时间向辖区派出所报警。经过镇政府干部的帮助,才联系上失主汤林立,于是出现本文开头一幕。

据仁源公司总经理汤林立介绍,郝庙村是该公司劳务用工的主要来源地,为了方便农民工早点领取工资,腊月二十六,他因飞机晚点不能及时赶回孝感,就让公司5名员工去取钱发工资。5名员工在银行提取资金110万元,由公司会计在郝庙村村委会向农民工发放。5名公司人员忙活了一整天,又冷又困,一时急着回家休息,忘记带走台柜里的20万元现金。

1967年出生的魏治国,初中文化程度, 2011年被推选为郝庙村委会主任,任职伊始,他就选准蘑菇养殖作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门路,通过阅读书籍,刻苦钻研,四方求技,大胆创业,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他自己的蘑菇养殖规模达2亩,年产值近20万元。“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叫富”,在他的示范带动和帮助下,传授村民蘑菇养殖技术,全村蘑菇养植规模不断壮大,产量逐年增加,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目前通过养植蘑菇年收入上万元的农户就有50多户,村民收入有了很大改观。

魏志国拾金不昧的先进事迹在村里传开后,村民纷纷点赞,认为是他本分忠厚、大公无私的优秀品格的体现。大家更加坚信,生活也会在魏志国勤劳致富的道路指引下走向小康。

 

【姚佩琪】

少年楷模姚佩琪

姚佩琪是孝感市文昌中学9(10)班的学生,她兰心蕙质、从容大气、思想进步、充满爱心,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深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勤学苦练,尽职尽责的“小雏鹰”

她学习刻苦,思维敏捷,具有蓬勃向上,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非常热爱团组织,具有团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把集体的荣誉、团的荣誉看的极为重要,各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入学来一直担任班干部,是老师们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由于她的勤奋努力,上学以来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干部”。

乐善好施,充满爱心的“小天使”

除了自己认真学习之外,她还团结友爱,关心他人,乐于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每当学校组织捐款献爱心活动,她总是慷慨解囊,把自己节约下来的零花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在路上遇到老弱病残,也总是拿出钱来接济他们。她是那么热情,又是那么富有爱心。在她的生日宴上,佩琪向妈妈提出把积攒多年的2000元钱捐给玉树地震灾区,帮助灾区小朋友重建校园。孝感慈善总会的会长亲临现场,举行了捐赠仪式。她的举动深深地感染了许多人的赤子之心,媒体纷纷报道,激励了更多的人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

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小明星”

她喜欢阅读,通过阅读补充了课外知识,丰富了词汇量,积淀了她良好的习作功底。她热爱旅游,通过游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了解了许多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知识,加深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她注重观察,写作上力求一个“新”字,即内容新、 构思新、 立意新, 屡次考试作文都被评为一类作文。她兴趣广泛,除了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外,她在跳舞、朗诵等方面皆有不俗表现。

孝亲敬老,关心环境的“小卫士” 

在家里,佩琪非常孝顺,常常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周末常常去给外公按摩,陪爷爷下棋,还给他们出脑筋急转弯、打谜语,逗得一家人乐呵呵的,是家里的“开心果”。 在环保方面,她也做得相当出色,坚决抵制“白色污染”,倡导节约用水用电,还主张妈妈少开车,多骑电动车,说是节能、绿色、环保、无污染。

 

【彭道兵】


六旬保安浴血斗惯偷
——汉川市退休教师、祥和名苑保安彭道兵同志事迹材料

彭道兵,男,1955年8月出生,1977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2015年8月在开发区汉正小学退休后,进入汉川市祥和名苑当保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浴血勇斗惯偷,成功擒获盗车贼。消息传出后,《孝感晚报》、《楚天都市报》、湖北电视台相继报道。

尽职无畏,勇摛窃贼

2016年3月1日下午,汉川祥和名苑小区的保安彭道兵坐在门卫室里看着小区内所有监控镜头。春节以来,小区的业主多次向物业保安反映:停在装有安全防盗门内的电动车内的电瓶,经常是眨眼的功夫就被盗了。虽说祥和名苑装有安保监控设施,而且保安也加强了警戒,可电动车内的电瓶还是接连被盗,一时间人心惶惶,为了抓住偷盗电瓶的小偷,保安们查看了海量的监控视频,终于发现了偷电瓶嫌疑人的身影。他戴着黄头盔,每回来后,就有电瓶被盗。

摸清了盗窃嫌疑人的相关特征后,3月1日下午3时40分,当这名眼熟的小偷再次从小区出来后,彭道兵迎面冲了上去,准备拦停。转眼间,嫌疑人已经骑着摩托车疾驰着到了门口,老彭手持警棍,拦停了他。但当彭道兵走近嫌疑人时,嫌疑人做贼心虚突然快速加油门欲硬闯,彭道兵一下子被冲出了好几米远,但他的手仍死死抓住车头不放。见偷车不成,小偷准备弃车而逃,没想到却仍彭道兵拦住。疯狂的小偷掏出一把弹簧刀,与老彭扭打起来。弹簧刀割开了彭道兵的手,但彭道兵仍死死地抓住骑车男子的手。与歹徒数次搏斗后,彭道兵手部静脉被割断,鲜血直流。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放开小偷,在其它保安和路人的协助下,小偷最终被擒获。手部受伤的老彭被送到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老彭右手静脉被割断,缝了三针。

记者采访时,彭道安说,我们不管在何时何,遇到坏人,都要敢挺身而出,尽职无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恪尽职守 保校护产

上世纪90年代,彭道兵所在的新河镇小河中学(现开发区新河中学)治安环境复杂,经常有不三不四的社会小青年到学校闹事、偷东西。彭道兵先着手学校内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采取教育和强制相结合,割断校内学生和校外青年的联系。然后与周边几个村的干部及小河派出所沟通,让村干部和派出所民警做好经常闹事的小青年工作,并几次把闹事的小青年送到派出所。一段时间后,学校的治安环境明显变好了,到学校闹事的小青年几乎没有了。

1995年12月的一个深夜,已经睡了的彭道兵跟往常一样起来巡视校园。当巡视到校园北边的宿舍楼时,他发现了一个黑影,他的第一个反映可能是小偷。大喝一声:“是谁?”那个黑影迅速向南边的大门口奔跑,当时还只有四十岁的彭道兵急追,追到门口,把已经翻到大门上的小偷硬拽下来。在听到动静起来的几个教师的协助下,把小偷连夜送到小河派出所。经审讯,这是一个作案三十多起无一失手的盗贼,这次栽到了老彭的手里。1996年3月彭道兵同志被汉川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维护治安积极分子”。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八年,彭道兵同志爱岗敬业,与同事融洽相处,对学生关爱备至。

1996年9月,彭道兵调到新河镇红星小学(今开发区汉正小学)工作,担任学校副校长,分管政教工作。到学校不久,他发现离学校不远有一个游戏机室,不少学生一放学就跑到游戏机室玩游戏,有的甚至上学时就直接到游戏室,害得家长和老师经常到处找学生。他马上上门对室主晓之以理,并让派出所出面做工作,关停了游戏机室。对经常逃学的学生,彭道兵同志耐心做思想工作,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对他们关爱备至。2003年7月,彭道兵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许止英】


大孝之女许止英先进个人事迹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她,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她,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年迈的父母身上;她,用赤诚孝心书写着至亲至爱的感人篇章。她,就是云梦县曾店镇孝女——许止英。

接棒,肩负奉养之责

许止英,是云梦县曾店镇供销社一名退休职工。家有姊妹六人,她排行老三。大哥作为长子,一直在曾店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承担着照顾父母的责任。那时,许止英每周至少给父母打个电话,每月至少来看望父母一次,给父母洗洗晒晒,陪父母聊聊天。

2005年7月,大哥突发疾病,弥留之际,紧紧地拉着许止英的手,叮嘱着,“止妹,你的品性我最放心,我走了以后,你一定要把爸妈照顾好啊……”“大哥,你放心,你是怎么孝顺爸妈的,我也一定会做到。”许止英强忍着泪水,慎重地从大哥手中接过了孝心接力棒。

大哥去世后,家里其他姊妹们商量,按照轮班制照料父母,但许止英考虑到他们要么家在外地,要么孩子小工作忙,最终许止英主动接下了照顾父母的重担,其他姊妹时常来帮忙照料。

2007年,许止英父亲去世。2012年底,91岁高龄的母亲突然中风瘫痪,她想把母亲接到县城自己家里就近照顾,但老人说年纪大了叶落归根,不愿意挪地方。许止英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又兼顾家庭,每天往来于县城与乡镇之间,不辞劳苦,每天为母亲喂饭、洗身、按摩、泡脚、洗晒,从未间断。每天来回奔波,许止英一个月下来就瘦了一大圈,但她毫无怨言。

2014年8月,许止英觉得心脏不舒服,医生检查后建议到武汉做个心脏小手术。事前不敢跟母亲说明,怕老人担心,就瞒着老人说有事要出去几天,由其他姊妹照看。手术后仍放心不下家里的老人,在医院只待了止天,就不顾病痛匆匆赶回了家,看着老人没有大碍,许止英才松了一口气。

侍奉,恪守儿女孝道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许止英的父母都是抗日老干部,那时条件艰苦,生活不易。她时常回想起父母养育她们姊妹六人时的辛苦与艰难。母亲一生善良坚强,现在九十多岁的高龄却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母亲心里肯定也是不好受的。许止英每每想起,就更加坚定了一颗孝敬母亲的心,照顾的时候就更加细心,尽可能地照料到老人的方方面面。

母亲瘫痪后,许止英怕老人长期卧床缺乏运动肌肉萎缩,就尝试着给老人按摩身体,第一次按摩后,老人感觉很舒服。于是,许止英就去镇卫生院找医生学习请教专业按摩知识,每天给母亲按摩几次,不论寒暑从未间断。看着老人脸上舒展的笑容,即使满头大汗、腰酸背痛,她也很欣慰。除了按摩,她每天隔段时间都会给老人翻翻身,天气热的时候更是每隔半小时都要给老人翻翻身,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让老人长过褥疮。 

母亲经常大小便失禁,许止英每天都要给老人洗身换衣、洗晒床单被罩衣物,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大洗止、四次,几乎是从早洗到晚。她尽心尽力为母亲营造一个清洁干净的居住环境,陪老人说说话看看电视,推出门晒晒太阳,让老人时刻保持开朗的心情。近六十岁的她,每天忙得腰都直不起来,街坊领居都夸她耐得烦够细心,她笑笑说,“自己的母亲,从小把我们拉扯大,一生辛苦不易,我这都是应尽的孝,只怕照顾得还不够好!”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许止英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事必躬亲地照顾着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